第102章 《东风破》是词牌名吗?


小说:文娱之我的时代  作者:呜啼
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! 文娱之我的时代 https://www.qiuxiaoshuo.org/read/194559.html 全文阅读!求小说网,有求必应!
  就在直播间的水友们因为杨跃一个熟悉的微笑惊疑不定时。
  节目上,杨跃登台了。
  为了让这次演唱更有味道,杨跃同样换了衣服,穿上了一身月白色中山装,脚踏老布鞋。
  于是俊朗中仿佛融入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书卷气,如同跨越时光,从神州的前朝走来。
  舞台上,他同样微微一笑。
  “今天我为大家打来的国风歌曲名为——《东风破》。”
  杨跃说完。
  舞台灯光微微变得柔和。
  同时一段大钢琴独奏响起。
  嘉宾席上,翁子瑜面色微喜。
  心想:说好的国风,这家伙上来居然就来一段大钢琴独奏,难不成真不会创作国风的曲子?
  能成为一线唱作人,翁子瑜在音乐上确实有着非比寻常的天赋。
  在演播厅这样的环境中,他甚至能清楚地分辨出乐队伴奏用了哪种乐器。
  听到十几秒时又融入了竖琴和吉他声,翁子瑜嘴角不禁浮现笑容。
  吉他是西方的。
  竖琴源自古波斯,还是西方的。
  比国风,他认为自己这波绝对稳赢!
  十四五秒时,杨跃在只剩竖琴和吉他的伴奏中开唱——
  “一盏离愁,孤单伫立在窗口
  我在门后,假装你人还没走
  旧地如重游,月圆更寂寞
  夜半清醒的烛火,不忍苛责我~”
  等杨跃这一段唱完,翁子瑜脸上的笑容却有点僵硬了,身子也不由得坐正。
  他这番表情、动作变化被特写镜头精准捕捉,放到了无数观众的眼前。
  随即,镜头又给到评委以及现场观众。
  大家没什么特别的表情,都在听歌,只不过表情大多自然而认真。
  显然,这首歌已经被现场观众所接受,甚至以让他们沉浸其中。
  很快,主歌的第二部分唱完。
  在副歌部分开始前,伴奏中终于出现了一段很明显的传统乐器伴奏——古筝!
  其实普通听众最多是能听出是传统乐器,见识广一点的可以听出是古筝。
  唯有三位评委、翁子瑜等这些音乐人,才能听出有些不对。
  ‘似乎并不是国内的古筝,好像是樱花国的乐筝?’
  舞台之外七个音乐人中,茅欣然、盛夏、赵晟直接是懵的。
  他们囿于见识,至多听出不像古筝,却不知道是樱花国的乐筝。
  三位评委虽然听出是乐筝,却不免疑惑为什么又是国外乐器——不过确实很好听,目前为止整首屈指都浑然天成。
  唯有真正对国风乐曲有一些研究的翁子瑜神色凝重。
  因为他很清楚,樱花国的乐筝只有十三弦,实际就是由唐代的十三弦筝演变而成。
  筝在国内如朝代一般历经更迭,弦数几经变化,如今主流有三种,分别是十六弦、十八弦、二十一弦。
  所以,论古,樱花国的乐筝反而更贴近早期的古筝。
  这并不说说国内古筝不好。
  翁子瑜想到这里之所以神色凝重,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。
  这杨跃既然将乐筝这样于国内音乐人来讲较为偏门的乐器都用上了,那么这首曲子绝对不凡!
  果然,后面又出现了一段相当惊艳,却又与整首曲子浑如一体的二胡独奏。
  还间歇性的出现了好几段缥缈如烟的月琴伴奏。
  还有鼓等国风打击乐器偶尔出现,却毫不突兀。
  另外,歌词也很有韵味——
  “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
  岁月在墙上剥落,看见小时候
 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
  而如今琴声幽幽,我的等候,你没听过”
  他们那几首歌的词都是从外到内散发着国风的味道。
  具体表现就是多用古文辞藻,甚至整篇都是。
  表面文辞华丽,实则内里还是现代的那一套东西,在懂古文的人看来是糟点满满,乃至狗屁不通。
  《东风破》的词表面多是白话,古文很少,可听起来却比他们的更顺畅自然。
  最重要的,歌词里真正蕴含着古韵!
  别问翁子瑜怎么看出来的。
  他本身作词作曲水平就相当高,要是连歌词内涵都品不出什么味儿,不如回家卖红薯算了。
  随着《东风破》的继续,现场观众彻底沉入歌曲营造的意境中。
  屏幕前的观众同样如此。
  《东风破》表达的一种故友淡淡的思念,对往事的追忆。
  并不浓烈。
  所以很多人听着,感觉像是沉入进去,却又清醒着。
  而歌曲中那种淡淡的思念,对往事的追忆之感,则缭绕心头,挥之不去。
  很奇怪的感觉。
  表现在弹幕上就是:并没有像前两次杨跃唱歌是那样,高潮处弹幕全然消失,而是时不时来几个弹幕,好像观众骤降到了几个人一样。
  “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
  枫叶将故事染色,结局我看透
 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
  荒烟蔓草的念头,就连分手都很沉默~”
  等到杨跃唱完,歌曲的尾奏也在大钢琴与二胡的完美协奏中缓缓结束,很多人才从歌曲的意境中抽离出来。
  顿时,节目上弹幕突变似的激增!
  “太好听了!简直完美!”
  “不懂音乐,但喜欢古文化,这首歌让我听出了那种感觉!”
  “听着歌,闭上眼,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荒烟蔓草的年代。”
  “深哥,永远的神!”
  “我有注意听伴奏,没有感觉东西方乐器的任何不协调,居然浑然天成,仿佛原本就该如此!”
  “歌词半文半白,却没有半点晦涩,很自然,最重要的是有古诗词那种意境!”
  “···”
  或许是因为《东风破》在表达上并不像杨跃前两首歌那样直白,情感也不浓烈,并不买账的弹幕也有一些。
  “歌是好听,但也没那么夸张吧?感觉比子瑜的《杏花雨》还差了点。”
  “歌词这么白,算哪门子国风?”
  “伴奏里面有用传统乐器吗?我怎么没听出来?”
  “太自然了,自然到就像现代流行歌曲。”
  “···”
  这类弹幕不多,却也没有其他称赞《东风破》的弹幕完全淹没。
  就这样,弹幕渐渐吵了起来。
  不过弹幕的争执并没有影响到节目的进行。
  现场打分之后,进入了品评环节。
  由刘远声先开始。
  “国风歌曲属于一个全新的类型,而且起源与我国,专属于我们东方文化圈,这就意外着国外没有能够借鉴的作品。
  所以,这一类型的歌曲虽然出现了十来年,但发展得并不怎么样。
  到目前为止,也就出了吴文杰这一个擅长国风歌曲的天王。
  我呢,对国风歌曲并没有多深的研究,所以今天我就问一些简单的、具体点的问题。行吧?”
  刘远声这番话,说得很谦虚,完全是将杨跃放在对等的位置上。
  杨跃微笑道:“刘老师请问。”
  “你这个歌名为什么叫《东风破》呢?听着像是词牌名?有什么讲究吗?”
  刘远声问到了一个关键点上。
  事实上,现场的、场外的一些观众,已经有不少人回过神来。
  他们同样在思考,杨跃以及前几位的歌名是否有什么讲究。
  又或者是随便取的?只是想凑成一个看着有古意的名字?
  即便之前没想到的,现在听刘远声这么一问,也产生了好奇心。
  只见镜头下,杨跃笑着却淡定从容地道:“《东风破》并不是词牌名。但确实有些讲究在里面。”
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! 文娱之我的时代最新章节 https://www.qiuxiaoshuo.org/read/194559.html ,欢迎收藏!求小说网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