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5:抢水


小说:大宋好儿郎  作者:史小刀
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! 大宋好儿郎 https://www.qiuxiaoshuo.org/read/229439.html 全文阅读!求小说网,有求必应!
  “既然是对手,用什么手段去削弱他们都不为过。”
  他起身走到门边,最后说道:“莫要有妇人之仁……这不是宰辅该有的东西。”
  庞籍点头,心中依旧还在震惊,随后就进了宫。
  “……秦为想让广南西路的军队假扮为交趾人……然后袭扰大宋,这样大宋就能师出有名,水军继续南下袭扰交趾。”
  这就是栽赃啊!
  庞籍觉得这样的行径太过了些。
  而交趾对于赵祯来说就是个问题,让他烦恼不已。
  “此事……”
  他拿起奏疏,漫不经心的道:“听说晏殊在外面很是辛苦,派御医去陪着他,要看好他的身体,莫要出事……”
  庞籍想吐血。
  陛下虽然没给出答案,甚至神跳跃般的说到了晏殊,但这就是他的态度,此事秦为干得好,朕心甚慰啊!
  晏殊是既王臻之后少有的强硬派之意,他夸赞抚慰晏殊干得好,那就是等同于在夸赞秦为。
  ……
  尉氏县,骄阳似火。
  田野上,无数农人在看着远方,地里的庄稼低垂着头,外表渐渐有枯黄之色。
  “来了……”
  一辆辆大车缓缓而来,拉车的老牛气喘吁吁,嘴角有白沫,大车上全是装水的容器,各种木桶,以及坛子。
  “这是我家的!你别抢!”
  水车一到,那些农人就开始了争抢。
  “这是我的!滚开!”
  两个大汉扭打在一起,最后坛子掉落下来,水花四溅……
  “别打了!”
  一个老汉跺脚喊道:“有这功夫不如去拉水来!”
  众人麻木的开始浇水。
  勺子舀一勺水浇下去,已经出现裂缝的土地贪婪的吸吮着,瞬间那些水就消失了,土地渐渐恢复干裂状态。
  再来一勺,依旧如故,一桶水全部浇灌下去,这一片田地依旧干裂……老农抬头,绝望的喊道:“没了……没了呀!”
  他用水勺敲打着空荡荡的桶底,仰头骂道:“你个贼老天,为何不下雨?为何要断绝我等生路!”
  农人们看着蓝天,绝望的情绪在蔓延。
  “翁翁!”
  一个老农重重的倒在地上,他的孙儿过去抱着他,喊道:“翁翁。”
  老农牙关紧咬,好不容易撬开灌水,悠悠醒来。
  “今年不行了。”
  老农喊道:“别拉水了,没用,不够啊!去请人来,打井!”
  “咱们就在惠民河边上,能打井。”
  汴梁周围的好处是水系发达,但坏处就是大家对旱灾没什么准备,以至于遭遇旱情之后,不能拿出最有效的应对办法来。
  农人们没头苍蝇般的去寻人,可那些会打井的人早就被请走了,留下的只是绝望。
  “咋办”
  大家都有些慌,但却没有应对办法,该是乡老和士绅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。
  “找官府!”
  乡老们给出了这个上千年来的标准答案。
  “可官府很忙。”
  官府是很忙,在旱情之前,尉氏县的官员们压根就没有准备,以至于旱情爆发后,他们束手无策。
  士绅们呢?
  高宅大院里依旧歌舞升平,士绅们的日子不错。
  “他们早就请了打井的人,如今地里的庄稼都不愁浇灌……”
  老农悲叹道:“^_^人就知道阴着请人打井……”
  “是啊!读书真好。”
  “那些打井的工匠呢?”
  既然如此,咱们也打井吧。
  “他们在那几家吃好喝好,说是……说是还要打井。”
  “打个屁!”
  老农怒道:“这是卡着人手呢,逼着咱们去向他们借贷。”
  这是套路,当遭遇灾荒时,就是这些士绅发财的好机会。
  “咱们只要借了他们的钱,那就一辈子都还不清,最后只得把田地给了他们,全家佃种他们的地……或是全家进城寻找活路。”
  在商业上,资本的积累从来都不干净。
  但在民间,农业资本的积累更显得直接和血淋淋。
  山高皇帝远永远都实用,那些士绅们在灾荒之际就露出了狰狞的面孔,通过高利贷来盘剥百姓。
  而这一切很荒唐的被律法保护着。
  是的!
  在大宋高利贷是合法的……
  那些钱多的没地方投资方的都会找到放贷的头目,然后把钱投资进去让他去操作,至于怎么操作,他们只看钱。
  这种人叫做钱民。
  乡间的钱民就是士绅和富农,而放贷的都是些类似于泼皮的大汉,他们和官府多有勾结,不管从公从私都能让借贷者无路可走。
  所以除非是活不下去了,没人敢去借贷,但现在就是绝望时刻。
  “没说法,知县在县衙里享乐呢!”
  “真想造反啊!”
  “不行了,现在造反不会被招安,不会被编为厢军……”
  一群农人绝望的看着县城的方向,只隐隐约约的看到几骑在疾驰而来。
  “是谁?”
  有人举手遮在眼上,眯眼看着,“是三骑……打头的是个年纪大的,看着听儒雅,来了,他们过来了。”
  三骑疾驰而来,近前后下马。
  “怎么回事?”
  来人顺着田埂走进来问道:“为何没打井?”
  老农看着他,迟疑了一下,说道:“没工匠,不懂。”
  从古至今旱灾无数,束手无策的是大多数。
  “工匠呢?打井没多难,人呢?”
  老农低头揉揉眼睛:“都被人请走了。”
  来人眯眼看着这些农人,脑门上的青筋蹦跳了一下:“为何不去找官府?”
  老农狐疑的看着他。
  “官府……官府忙。”
  “嗯?”
  来人怒了,回身喝道:“去县城,把常弭带来。”
  一个随从轰然应诺,上马而去。
  老农骇然道:“您是……”
  常弭就是尉氏县的知县,老人家提及他时的随意,说明不是常人。
  “老夫晏殊!”
  晏殊站在那里,心中的怒火在奔涌。
  “竟然是晏相公来了……”
  老农的身体颤抖着,不禁老泪纵横,缓缓跪下,“晏相公,我等求您出手,请您为小人做主啊!”
  晏殊一怔,正准备去扶老农时,那些农人都纷纷跪下。
  “求晏相公为小人做主。”
  包拯焦急的道:“都起来,有话好好说,老夫为你等做主。”
  老农被他扶起来,抹去泪水,说道:“晏公,咱们不缺力气,可会打井的工匠都被人给请走了,咱们没办法啊!”
  “好,工匠老夫来解决。”
  包拯回身吩咐最后的随从:“去县城,找了工匠来。”
  那个随从担忧的看着这些农人,“晏相,小人若是去了……您一人在此……”
  “无碍!”包拯坦然的道:“老夫行事对得住良心,怕什么?速去!”
  他相信这些百姓不会害自己,随从上马而去。
  晏殊回身苦笑道:“可有水?”
  他从出京到现在都没停歇过,一直在各地视察抗旱的事,累的浑身酸痛,若非是一股子念头撑着,站都站不稳了。
  “快,给包公拿水来。”
  喝的水还是有的,只是看着有些浑浊,老农一脸羞愧,可晏殊却一饮而尽,又递了碗过去。
  “再来一碗。”
  他连喝了两碗水,这才从马背上拿下包袱,取了一个炊饼来啃。
  “晏相公,要不小人回村去弄碗汤饼吧?”
  老农见他啃炊饼啃得艰难,想到堂堂宰辅竟然只带了两个人出行,这真的是委屈了自己啊!
  “不必了。”
  晏殊吃了炊饼,又喝了一碗水,就开始询问灾情和地方处置的方法。
  “惠民河的水矮了大半,河边的田地倒是还好,咱们这边的水渠都断了水……”
  “官府……官府……”
  老农眼神闪烁,包拯叹息着摆摆手,“你不必说了。”
  百姓不敢得罪官府,所以不肯说就是答案。
  “一群畜生!”
  尉氏县知县常弭是被晏殊的随从从后堂揪出来的,彼时他刚从乡下视察归来,热成了狗,就准备休息半天。
  尉氏县的官吏几乎是倾巢出动,当看到田间和老农般的晏殊时,所有人的心都凉了半截。
  “来了?”
  常弭几年前见过包拯,此时的晏殊看着多了些温文尔雅,让常弭心中欢喜,赶忙道:“见过晏相。”
  晏殊嗯了一声,问道:“为何在衙门里?”
  旱灾当头,地方官还有心思在衙门里歇凉,这本就是渎职,常弭苦笑道:“晏相,下官早上去了城外查看灾情……”
  太热了啊!
  “打井的工匠呢?”
  “在这里。”
  十多个男子走了过来,都是工匠。
  晏殊冷笑道:“你等先前在何处?”
  工匠们不敢说话,常弭说道:“晏相……”
  “住口!”
  晏殊喝道:“滚一边去!”
  常弭的脸颊颤抖一下,然后退到了边上,那些工匠面面相觑,晏殊的随从却得了消息,说道:“晏相,他们都是常知县找来的。”
  这是拍马匹!
  晏殊勃然大怒,喝道:“拿了常弭!”
  常弭一慌,跪下道:“晏相,下官并无过错啊!”
  “老夫这一路所来,尉氏的灾情不是最严重的,可却是最惨的,农人在田间茫然无措时,你在何处?”
  常弭张开嘴,眼皮子跳动着:“下官一直在想办法。”
  “你想了什么办法?”
  晏殊的追问又快又急,常弭一时不能答。
  “那些人为了放贷,没少向你送好处吧?”
  常弭浑身一颤,说道:“下官冤枉……”
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! 大宋好儿郎最新章节 https://www.qiuxiaoshuo.org/read/229439.html ,欢迎收藏!求小说网,有求必应!